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工业的研究工作始于 1958 年,至今已有53年的历史,其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以下6个历史阶段。
第一阶段:
研制阶段(1958~1965 年) 北京化工研究院是我国最早开展不饱和聚酯树脂研制工作的单位,此后,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和上海新华树脂厂建成2台 500t 反应装置,它们是我国最早进行不饱和聚酯树脂工业化生产的单位。
第二阶段:
形成生产能力阶段(1966~1976年)
1966 年常州建材 253厂从英国Scott-Bader公司引进技术与设备,建成了500t/年的生产装置;1968 年大津合成材料厂采用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的技术建成了 150t/年的生产装置,为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工业的发展莫定了基础。进人20世纪70 年代之后,随着几个重点企业的扩建改造,生产能力逐年扩大,1976年不饱和聚酯树脂的总生产能力达到1.2 万吨/年以上,70年代末我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工业已初具规模。
第三阶段:
初级发展阶段 (1976~1985年) 这一时期,国内市场对不饱和聚酯树脂的需求量猛增,年均增长率达到20%以上。1985 年全国不饱和聚酯树脂产量已达4万吨以上。
第四阶段:
成熟阶段(1986~1990年)我国于1985 年成立了不饱和聚酯树脂行业协作组,于1987 年颁布了不饱和聚酯树脂及其测试方法的国家标准,这些都标志着我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工业已进人成熟阶段,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半的差距。
第五阶段:
成长发展阶段 (1991~2000 年)这 10-年间,我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年均增长速率超过 20%,远远高于同期 GDP 的增长速率,到1999 年国内不饱和聚酯树脂生产总量已 达 32 万吨,而且国内市场不饱和聚酯树脂消费量己达40 万吨以上。
第六阶段:
高速发展阶段 (2001~2010 年)进入21 世纪以来,随着中外合资企业和合资独资企业的增多,产品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,产能产量也不断刷剧增,使我国的不饱和聚酯树脂产业跨上了飞速发展的道路。2001 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的产量为 50 万吨,到2003 年产量超过 72 万吨,进口13.7万吨,出口7660 吨,实际消费量突破 85万吨,超过美国和日本居世界首位。据有关文献报道,自1995 年以来,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消费量年均增长21%;2004 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消费量达到 94万吨;2008 年的消费量为 145 万吨,年均增长率为16.3%;到2010年我国不饱和聚酯树脂消费量达到 170 万吨。
不饱和树脂正在逐渐进入民用高峰期,对于不饱和树脂在模具中如何顺利脱模,是各大厂家头疼的问题。作为工艺级别的成型品,对于成型后的瑕疵,是大家所不能忍受的。所以选择一款性能优良的脱模剂就显得特别重要。
上一篇:浅谈模具设计的好坏与脱模剂的关系
Recommend
新闻推荐
-
如何制作碳纤维乒乓球拍?
时间:2022.09.15 阅读:如何制作碳纤维乒乓球拍?...
-
脱模剂(离型剂)的分类
时间:2022.05.09 阅读:脱模剂(离型剂)的分类...
-
迪瓦脱模剂助力新能源,汽车电池盖脱模更轻松!
时间:2022.08.02 阅读:迪瓦脱模剂助力新能源,汽车电池盖脱模更轻松!...